|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乾县网爆料蛟龙转鼓

乾县网爆料蛟龙转鼓

关键词:乾县文化,乾县网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乾县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stone0033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043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蛟龙转鼓是流传于陕西西部的一种独特的民间鼓舞,以乾县王村镇为中心辐射周围地域,因鼓梆周围绘有“蛟龙”图案且击鼓时围绕鼓跳跃转圈,故名蛟龙转鼓。
   蛟龙转鼓,源于明代朱元璋宫廷内之凯旋庆功乐舞。由乾州在朝曾为御马太监的梁忠告老还乡后到民间,向故里梁、吴、司、曾四大家庭传授,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蛟龙转鼓是大型民间广场表演的鼓舞艺术,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人,乐器有鼓、锣、钹、号俱全,表演者头饰金冠,脸戴面具,身穿宫廷古装,足蹬马靴,雄姿英发,威风八面。每逢佳节或重大活动,表演起来声势磅储、催人奋进、耐人寻味、具有秦地之雄风,秦人之剽悍,秦韵之风采。
表演形式分“座鼓”和“转鼓”。表演“座鼓”时,鼓只敲打,而不转舞;表演“转鼓”时,场面变形,指挥者居中,号手站立两旁,多面鼓围成一个大圆圈或几个小圆圈,锣居中后排,钹分立左右两侧成月牙形,乐手们边鼓边舞,举棰亮钹,东蹦西跳,左旋右转的变化“梅花形”、“一字阵”、“月牙形”、“五角形”等鼓阵。
   蚊龙转鼓共分三个乐章:首先长号引鸣,好似龙吟虎啸,随之锣鼓、铹钹击奏,犹如蛟龙从水中腾空欲跃,称之为“蛟龙出海”或“蛟龙探头”;接着表演者以舞蹈动作随之腾跃旋转,犹如蛟龙翻腾,故名“蛟龙翻背”继而乐舞在铿锵的快节奏中随着马号的长啸结束,称为“蛟龙摆尾”或“蛟龙入宫”。曲调变化有“风搅雪”、“长流水”、“十样景”等;表演者在转鼓时跳跃的舞步有:平击鼓、高跳击鼓、鲤鱼翻身、凤凰单翅等舞蹈动作。
蛟龙转鼓除具有鼓舞的表演特点外,其鲜明特色主要突出在“跳”和“转”上。“人绕鼓转,鼓绕钹转”。跳的动作分异地跳:转的动作又分自转和公转。这也正是蛟龙转鼓惟一独特的形式和风格特色。其独有特性引起文化艺术界高度重视,受到社会关注。
   1958年荣获陕西省第三届民间音乐舞蹈大赛一等奖:1985年,中国舞蹈艺术研究所和陕西省集成办公室联合录制蛟龙转鼓形象资料,1993年、2004年央视《民族风情》和《华夏文明》栏目组先后分别拍摄“蛟龙转鼓”,在央视播发。连续多年选调参加“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博览会”和“中西部经贸洽谈会”开幕式:多次被陕西省文化厅调赴江苏、上海、福建、西安、延安和兵马桶、乾陵等地表演。在第三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暨咸阳市民间文化艺术展演开幕式上,壮观的场面和精彩的表演,鼓出秦人的精神风貌,舞出中华民族之魂,受到许嘉璐副委员长及海峡两岸与会文化专家的好评,被誉为“中华名鼓”,2007年被列入陕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9829820935 传真: 邮箱:56617147#qq.com
地址:咸阳市乾县之窗 邮编:713300
Copyright © 2004-2024 西安缔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